受主要產油國產量超預期等因素影響,國際油價上周繼續(xù)大跌。
國際油價已經連跌七周,紐約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較10月初創(chuàng)下的近四年高點重挫34%和31.9%。
今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,并宣布于11月重啟對伊朗原油出口制裁。為彌補潛在的伊朗原油供應缺口,許多產油國開足馬力提高產量。
據彭博社報道,11月沙特原油日產量接近1100萬桶,刷新其10月創(chuàng)下的日均1065萬桶歷史新高。俄羅斯原油日產量已連續(xù)數月保持在1100萬桶之上。美國能源信息局的數據顯示,美國原油日產量也維持在1170萬桶的歷史高位。
美國能源信息局公布的數據也顯示,上周美國全國商業(yè)原油庫存連續(xù)第九周上漲,目前庫存量已達4.469億桶,創(chuàng)2017年12月以來新高,顯示供大于求風險持續(xù)升高。
美國休斯敦IAF顧問公司研究部主任凱爾·庫珀表示,主要產油國原油產量持續(xù)攀升重創(chuàng)近期油價。
國際能源署預計,今年僅非歐佩克石油日產量就增長230萬桶,而明年的需求料每日增長130萬桶。
為適應因全球經濟放緩引發(fā)的需求下降,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表示,可能會減少供應,目前該國正敦促歐佩克同意每日聯合減產140萬桶。
分析師表示,如果歐佩克在下月會議上決定減產,油價可能會回升。預計布倫特油價可能回升至每桶70美元;如果未達成減產協議,國際油價仍有下行空間,布倫特油價或會下探至每桶50美元。(記者 閆磊)